這篇不是我說的,但至少是我一字一字打的
不過有刪掉一些,比較合乎一般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民國88年921地震,曾接觸災區中的災民,有許多人一生的積蓄都投注在房子上,當房子一夕震垮後,整個人不知所措,徬徨無助。大部分人努力地過一生,卻不曾想過:「為什麼而活?」,當生平努力追求的成果消失後,一無所有,無法接受這個打擊。但也有人不是如此,舉例來說:某人在地震中房屋被震的半倒,此人在恢復知覺後立刻前往鄰村救援親友,路過危樓時還能安慰受困居民並代為救援;在深夜中加入救災,乃至勇敢的扛出八具屍體。事後我們了解此人曾認真的思索過生命的意義,知道人的生命不該只為自己而活。
 
請思考:「我們活著的重心是什麼?」、「是否只為自己而活?」
 
每人發現生命的模式有所不同,有人可能因環境的變換而改變思考方向,有人則是較偏向主動的思考及探索。每個人都想解決自己的難題,但解決的方法並不容易找得到,尋找的過程中所吸收的資訊也受限於身邊的環境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生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。雖然不一定馬上認得清楚,但大家可以思索一個問題:我們的生命是否只有依照社會主流觀念一般的過?我們現在念到大學,我們所有資訊的來源都是社會媒體、我的教授、我的家庭、我的朋友,但這些系統所給予我們的資訊是,你必須要升學,你必須要賺錢,必須要交女朋友,必須要結婚。但大家可想一個問題,我們的生命是不是就真的就是這些,生命除了這些以外,是不是還有其他東西?若有其他東西,我應該要選擇怎樣的東西?這些問題,越早想,對自己越有利。
 
史懷哲醫生,30歲唸醫學院,37歲離開歐洲到非洲去時,全部的人都覺得他是瘋子,親戚朋友都勸他不要離開,他那時已經是歐洲有名的音樂家及神學家,研究巴哈他算是最有名的人。可是他最後選擇正確的理想,離開歐洲。若當初史懷哲沒有離開歐洲,而是依照當年歐洲的主流觀念,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位偉大人物。
 
只為生存而活,與為生命成長而過活的差別在哪裡?對年輕人而言未必會有這方面的領悟,但你越早去探索它,對你越有利。我在社會上曾遇過許多條件好的人,當他們年過四十後共同的感慨是:「手上握了一手好牌卻打輸了」。年輕人對未來有最多的選擇,未來要怎樣打贏這場牌局,就靠自己的抉擇。
 
生活是依附於物質上,而生命是心靈的開展提升;生命有不同的層次,就我們眼前生命而言,看到好像周圍的人都一樣,但就整體的生命層次來講,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生命層次。像以前我認識一些老一輩的人,很喜歡和在橋底下的工人聊天,若跟他說:可不可以學習著比較有修養一點?他會說:受不了。他和那些抽菸、吃檳榔的人在一起就會很高興。事實上,仔細去觀察,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層級,在哪個層次就是屬於這層次的人,要踏出這層次和上一層次的人接觸,你會發現不太容易,若屬於比較高層次的人,要跟比較下一層次的人溝通,你也不願意,這就是生命的層級,這若沒有透過刻意調整的話,生命層次是很難去改變的。
 
生命可以靠著我們對整體生命原則的認識而有所改變,主要的關鍵掌握在我們手裡。如果我們生生世世願意只做一個貧窮的人,或只知道眼前的事情的人,是可以繼續做下去。若覺得這一生還不夠好的話,不妨試著調整一下生命的軌跡,當懂得將生命調整到高一點的軌跡,生命絕對是可以改變。
 
若將生命的時間和空間放廣,會發現你的生命格局會跟別人不一樣,你心心念念不會只想到眼前的事情─我的家庭,我的課業...要如何,而會想到更遠,我的來生,甚至整個社會國家,生命的格局比別人廣,比別人深遠。
 
常和不同軌跡的人對比,才能了知自己走出什麼樣的格局,如此才發現原來自己得到的快樂只是那個層級的快樂,所能避免的痛苦也只有那個層級的痛苦。進而看到更大的格局、更大的快樂,內心才會升起想要改變頻道,向人學習、擴展格局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m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